最新消息

剖析案例思維心態作法 雲供應商挑選不隨便

目前 IBM QRadar 使用裝置支援模組(Device Support Module,DSM)來支援各式各樣的日誌來源,例如各種防火牆或此外,有不到 12% 的企業表示只運行混合雲端而沒有運行其他的IT基礎架構,另一方面,也有 18% 的受訪者完全未啟用雲端服務,只有傳統資料中心。

顯然地,雲端已在企業的IT基礎架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對於企業而言,雲端的迷人之處便在於可以依據成本、合規性要求、上市時間壓力等等,自由地選擇最適合的雲端基礎架構來運行工作負載,而且可以依需擴展。而理想中的營運模型則是須具有一個通用的管理和統一安全性,來支援這種流動性的私有雲與公有雲架構。

Nutanix 台灣區資深系統工程經理鄭建華觀察,台灣已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正在思考如何實現多雲架構,但主要的驅動力並非來自於新冠肺炎(COVID-19),其實在此之前,企業早已經投入多雲架構的思索,「例如某線上遊戲業者在 2018 年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在多雲環境下運作,他們經過內部討論選定兩家公有雲業者、對應用程式重新進行微服務設計,而且現今正在打算自建多雲管理平台,雖然是透過呼叫 Nutanix 多雲管理平台,然後再堆疊客製化 UI/UX 介面,但由此也不難看出,不少企業對多雲佈局早有規劃與考量。」

新聞全文,請詳見:https://www.netadmin.com.tw/netadmin/zh-tw/trend/90461C0D2F1642C98EDE0DDD5DE5F5DA?type=

回上一頁